楊國榮︱高清海與當代中國哲學

楊國榮(西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
2024-10-14 11:59
來源:澎湃新聞

10月13日,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召開“高清海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本文為楊國榮教授所作的大會發言,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

高清海先生在當代中國哲學史上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從這一方面看,這次吉林大學舉辦高清海先生的討論會。無疑很有意義。因為其他事情掣制,我無法直接到場,甚以為歉。

我第一次見高清海先生是在1983年夏天,當時我與馮契先生、曾樂山、丁禎彥老師等一起,到長春吉林大學參加有關中國近代哲學史的一個討論會(主要是馮契先生負責的由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社科院、上海社科院以及吉林大學有關學者參與的《中國近代哲學史》的編撰),高清海先生其時是吉林大學的副校長,親自出來迎接。我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直觀的印象就是高清海先生身材真是高,當時曾不由自主地感慨。記得他談笑風生,并提到一個我印象比較深的說法,就是自嘲吉林大學是一所馬路大學,因為當時吉林大學還在老校區,教學樓等建筑大致沿路而設。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馬路大學”這一名稱。

高清海先生的晚年,主要致力于當代中國哲學的建構,這里的“當代中國哲學”,并非僅僅是哲學史的概念,而是關乎當代中國的哲學思考,用現在主流的話來說,也就是在哲學領域建構新的知識體系。在高清海先生那里,這一建構的核心觀念是“類哲學”,后者在當代中國哲學中也是一種系統論述的思想形態。從總體上看,“類哲學”的提出,其意義首先在于哲學理論方面的拓展。如所周知,20世紀下半葉中,特別是80年代之后,中國哲學界也出現了一些建構性的理論或系統,其中比較重要的首先是馮契的智慧說,馮契師承金岳霖,其哲學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哲學、西方哲學為理論資源,對世界和人自身的存在作了系統考察。他的特點之一,是注重邏輯分析,以嚴密邏輯推理的方式來展開它的哲學系統,這一取向可能與金岳霖先生的影響相關。其次是李澤厚的哲學,他起步于美學,但后來對倫理學、歷史哲學、形而上學都較為關注。比較而言,與治美學相關,李澤厚以詩人的直覺,對世界作了深入洞察。當然,與詩意的考察相關,他在邏輯的完備性上稍微有所欠缺,晚年很多觀念都未及嚴密論證。當代中國第三個值得注意的哲學系統,就是高清海先生的“類哲學”,后者從馬克思哲學出發,又結合了自身的思考,在當代中國哲學中同樣獨樹一幟。

關于高清海先生提出的“類哲學”,我開始的時候也不太清楚這一概念,后來逐漸琢磨一下,聯系其內涵,另外按照高清海先生自己的反復論述,意識到其實質是以人的存在作為主題,并主要討論人的存在問題。高清海先生自己曾指出:“關于‘類’的問題,我思考已經很久了。為什么要考慮并提出這個問題?總的說來是由對‘人’的思考引發出來的。”[1] 也就是說,“類哲學”首先是以人作為基礎的。與之相關,對世界的看法,也首先基于人的視域:“哲學作為‘世界觀’理論,面對的雖然是外部世界,表達的卻是對人的自己的觀點。”[2] 這一觀點不同于傳統的思辨哲學。作為智慧之思,哲學總是需要理解和認識世界,然而,在以往的思辨哲學中,這種理解常常表現為離開人自身之在,對世界作種種構造,由此導致對世界的抽象說明。與之相異,高清海先生肯定對世界的理論最終表達的是人自身的觀念,則揚棄了以上的抽象進路,表現了聯系人自身之“在”理解世界的現實視域。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曾指出:“人是類存在物,不僅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他自身的類以及其他物的類——當作自己的對象;而且因為——這只是同一種事物的另一種說法——人把自身當作現有的、有生命的類來對待,因為人把自身當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來對待。”[3] 由此可以對高清海先生提出的“類”概念有進一步的認識。“類”既超越個體,也不同于物種,同時,它又與人相關,具有社會的內涵,從而不同于自然的存在。通過肯定與人的相關性,高清海先生上接唯物史觀,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對世界的理解;通過對個體的超越與自然物種的疏離,以“類”而非簡單用“社會”來突顯存在的品格,高清海又有別于反形而上學的立場,而是確認了哲學層面形而上學或本體論的意義。事實上,其晚年代表性的著作,即以“形而上學”的沉思為副標題。從中,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何高清海先生沒有回避費爾巴哈曾用過的“類”的概念:在拒斥形而上學成為思想時尚的背景下,重提“類”的問題有其不同于傳統的深意。同時,高清海先生的“類哲學”又非費爾巴哈等傳統觀念的決定重復,在他對人的社會關聯的注重上,不難具體的看到這一點。

在高清海先生看來,人類的發展趨勢是從個人的主體經驗、體驗哲學轉向具有更廣闊的宏觀的視野的類哲學。人與哲學未來的發展離不開對人的生命本性和本質特征的深刻理解,“類哲學”同樣展現了這一點。這一哲學形態的具體內涵當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作不同的解釋,按照我的看法,它大致包括兩個方面,其一,在類的層面上,它以人為主題,將人與物、人與神作了區別。其二,進一步指出了人不同于物和神的本質特點,并以創造性和自由的走向為人之為人的本質。基于此,高清海先生展現了“類哲學”的多重內涵。

從人和自然的關系來說,一方面,人確實不同于物,具有類的品格。如前所言,物受到其物種的限制,只能按其限定存在,人則可以超出物種限制,進行自由的創造。另一方面,按高清海先生的看法,人所包含的類的本性又具有社會的內涵,后者意味著人不能脫離他人和他物而存在,必須和他物建立起內在統一的關系。人與世界一切存在都處在類的聯系中,這種聯系以肯定人是類的本質為前提。物與人的區別在于它們缺乏創造性,人作為類的存在,則不同于受制于物種自然限定的對象,可以進行自由的創造。

就人和神的關系來看,按費爾巴哈的看法,上帝是人想象的產物,也就是說,神本來是人所設定的超越對象。在這一視域中,神同時被賦予超越性的思維方式。按照基督教的理解,神(上帝)具有絕對的、無限的、無條件的特征,人的存在的則是具體的,有限而又無限。高清海先生從歷史角度對此做了考察,“一是從肉體和靈魂原始統一關系出發的自然觀點;二是肉體和靈魂彼此對立的二元觀點;三是把靈魂歸結于肉體,從肉體的感性存在中推演出精神以及外部世界的一切存在的抽象存在觀點;四是把肉體歸結于靈魂,從意識或精神中推演出外部世界的一切存在的抽象意識觀點;五是肉體靈魂抽象統一的人本學觀點;六是人與自然、靈魂與肉體具體統一的實踐觀點。”[4] 可以注意到,在他所描述的歷史演化過程中,前五種屬于傳統哲學(包括傳統本體論)的思維方式,最后的看法則可視為“類哲學”對人自身的一種考察,其要義在于肯定作為類的存在物,人呈現自由的品格。這里可以進一步看到“類哲學”與傳統哲學(包括宗教觀念)的根本差異。

以人的存在為視域,類是一種歷史的形態,其內涵需要從實踐層面來加以考察。按其本來形態,與人的存在相關的這種實踐,無法與人的活動分開。從實踐和人的聯系這一點來看,它首先表現為中國傳統哲學所說的“事”的展開過程。中國哲學很早已對“事”作了考察,并肯定“事”表現為人的現實活動:“事者,為也。”[5] 做事意味著基于人的現實活動及其結果以理解世界和變革世界。人的存在離不開做“事”,“事”本身表現為人的“在”世方式。與之相關,就“類哲學”的角度來看,人的存在也更具體地體現在人所從事的各種活動、人所做的各種“事”之上。總之,從“事”角度,可以為理解“類哲學”的意義提供一個角度。

當然,以上看法不一定合乎高清海先生的原意。但是,總體上,我認為,他的哲學思考、包括其“類哲學”思想以及對人的本質、人的歷史衍化過程的看法,都體現了一種理論建構的意向。也就是說,他不滿足于僅僅描述已有的觀點,而是努力提出自己的創造性之理論,事實上,“類哲學”就是當代中國的一種新的哲學理論,具有值得關注的意義。本文前面所作的,只是一種初步的理解,“類哲學”的豐富內涵,還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

——————————

[1] 《高清海哲學文存》第2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42頁。

[2] 《哲學的憧憬——〈形而上學〉的沉思》,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頁。

[3]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頁。

[4] 《哲學的憧憬——〈形而上學〉的沉思》,吉林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17頁。

[5] 《韓非子·喻老》。

    責任編輯:黃曉峰
    圖片編輯:張穎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又色又爽又刺激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猎奇| 亚洲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