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長江之歌|看墨彩下的長江沿岸

澎湃新聞記者 高丹
2024-10-18 16:33
來源:澎湃新聞

長江文化是一部蓬勃豐沛的歷史文化文本,需要不斷深入、挖掘、研讀、采樣。

澎湃新聞獲悉,“風正一帆懸——中國藝術研究院長江主題藝術展”近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云上美術館呈現。展覽展出中國畫、書法、篆刻、油畫、雕塑等作品共102件(組),呈現了藝術作品中長江沿岸的自然、生態、歷史文化之美。

展覽現場

本次展覽以“長江”為主題,分為“詠情”“覽江”“述今”“思往”“足跡”五個板塊。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牛克成介紹,長江與黃河的江河互濟,共同孕育了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從這個意義上看,長江文化是一部蓬勃豐沛的歷史文化文本,需要不斷深入、挖掘、研讀、采樣。 

展覽現場

2024年4月,中國藝術研究院啟動了長江主題創作實踐活動,形成了主題論證、多地考察、寫生探訪、藝術創作、綜合展覽等多個工作板塊,調動全院力量,精心策劃、統籌協調,先后組織藝術家130余人次分赴重慶、湖北、江西、江蘇等地,開展了院里近年來規模最大的集體考察采風寫生活動。 

此次展覽像是藝術家們分組考察、各自感悟后的“會師”。藝術家們領略到長江沿岸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歷史文化之美,并以此為底色創作出題材廣泛、風格各異的作品。 

陳平《大江》

阮梅《三峽:遠航》

“詠情”和“覽江”作為展覽的起始單元,以長江流域多姿多彩的人民生活為題材,作品不僅描繪出新時代豐富多彩的社會場景,也刻畫了長江兒女堅韌樂觀的精神風貌;同時也呈現出長江地區壯麗秀美的錦繡河山,山川的雄渾、江水的澎湃,在畫家的筆下被賦予生命的律動。藝術家們用墨彩寫下對長江最深情的告白,帶領觀眾穿越萬里長河,感受恢弘壯麗的造化奇功。

孫文剛《火紅的年代》

張見、劉瑤、王昊《瓷韻》

關于長江的藝術創作,是一幅幅流動的歷史與自然的壯美畫卷,它是水的流淌,也是文化、情感與夢想的匯聚。除了繪畫作品,雕塑作品也在力求捕捉長江那既磅礴又細膩、既古老又現代的多重魅力。

孫龍本《詩滿峽江》

藝術家們從長江的流動中尋找靈感,創作出形態各異的雕塑作品。有的雕塑以抽象的形式,模擬長江水流的動態,展現出水的柔美與力量;有的則以具象的手法,刻畫出長江沿岸的風土人情,如碼頭工人、商販等,再現了長江與人民生活的緊密聯系;還有雕塑以歷史人物為創作主題,以材質獨有的特性凝固那穿越千年的風雅瞬間。 

劉松《向天問》

劉銳《長江水》陶瓷

在畫布上,長江被賦予了千變萬化的色彩。晨曦初照時,江面泛著淡淡的金色,遠山如黛,漁舟唱晚,畫家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寧靜致遠的意境。而當夕陽西下,天際線被染成橘紅,江面波光粼粼,則是另一番壯闊的景象,畫家用濃烈的色彩和大膽的構圖,展現長江的豪邁與不羈。更有藝術家聚焦于長江三峽的奇峻,以線條的剛柔并濟,描繪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張勉《太陽出來喜洋洋》

 “述今”單元,就以多彩的畫卷展現了長江沿岸城市建設的時代新貌,藝術家以創新之眼為筆,都市繁華為幕,勾勒出璀璨奪目的長江城市天際線。

皋翱《上海的只言片語》

鄭慶余、籍洪達《釣魚城》

謝巖《千年守望》

展覽的“思往”則以不同題材回溯長江流域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藝術家們穿越時空隧道,以歷史為墨,文化為紙,書寫出長江流域的千年滄桑;“足跡”板塊以中國藝術研究院長江主題創作實踐活動紀錄片、紀實照片為主要內容,全景式地呈現了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家考察采風時的生動場景。

各種書法 篆刻作品

各種書法 篆刻作品

中國藝術研究院的藝術家們跨越長江上、中、下游,從重慶的山城夜色到武漢的江城繁華,從宜昌的三峽奇觀到荊州的古城風韻,從南昌的英雄故事到景德鎮的瓷都魅力,再到南京的千年古韻,藝術家們用腳步丈量著長江流域的廣袤大地,用心靈感受著這片熱土的深厚底蘊。在為期一個月的考察采風活動中,藝術家們分組分批出行,收集了大量鮮活生動的一手資料,最終創作出百余件反映長江時代風貌、歷史傳承與精神內涵的優秀作品。集中呈現于展廳的一幅幅書畫、一方方篆刻、一件件雕塑、一首首詩曲,都凝聚著藝術家們的點滴觀察,切身體驗。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10月28日。

    責任編輯:徐明徽
    圖片編輯:張穎
    校對:張亮亮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网| 成人午夜性A级毛片免费| 妺妺窝人体色WWW图片| 国产97碰免费视频| 亚洲激情网站|